新闻中心

力量训练最大力量的最安全测试方法,你的极限是多少?!

2023-07-20 12:26:29
浏览次数:
返回列表
  图片来源于网络,版权属于原作者   那么怎么测自己的1RM呢?   根据美国体能协会(NSCA)的测试流程,一次合理的1RM测试应该如下(以卧推1RM测试为例):   测试前提:能够正确掌握动作要领,正确且稳定地完成动作。有合适的场地和器材以及充足的保护人员和保护措施。   第一步:充分热身,然后选择一个能轻松完成10次的重量,完成卧推   第二步:休息1分钟   第三步:增加此前重量的5%-10%的重量作为热身组(下肢动作增加10%-20%)然后完成3-5次   第四步:休息2分钟   第五步:再在此前的重量上加5%-10%的重量(下肢动作增加10%-20%),此时应该能比较吃力地完成2-3次,作为激活组。   第六步:休息2-4分钟   第七步:再在此前的重量上加5%-10%的重量(下肢动作增加10%-20%),做好测试的心理上准备,保护人员就位   第八步:尝试以标准动作推起这个重量   第九步:如果成功推起,休息2-4分钟,再回到第七步,增重后再尝试一次。如果失败,那么在第七步的重量上减2.5%-5%的重量(下肢动作增加5%-10%),再试一次。最终记录完成的重量作为1RM   一般来说,最理想的情况是5组内测试出1RM[1]。   图片来源于网络,版权属于原作者   知道了1RM之后,怎么用好这个重量快速增肌减脂?   一般来说,想要增肌,就用1RM的67-85%训练4-5组,每组10-12次,这对于肌肉生长来说是最佳的刺激。   想要进行减脂训练,就用1RM的55%-65%做5-6组,每组15-18次,这样最能够刺激机体的能量消耗。   对于体能训练来说,爆发力训练需要选择75-90%的1RM,完成一组1-3个,3-5组,以达到比较好的训练效果。而力量训练最好选择85%以上的1RM,完成2-6个一组,训练3-5组。   图片来源于网络,版权属于原作者   如果我没有场地时间/没人帮我保护/想测试别的小肌群动作,我该怎么办?   由于很多时候没有条件或者时间进行全方位的测试,运动科学家们通过研究分析出了一个对照表,你只需要直到一个动作的某个重量你最多能完成多少次,就能够通过表格对比算出你该动作的1RM[2-5]。表格如下,比如60kg的器械推胸,我最多能做10次,那么我的估计1RM就是【60kg÷75%=80kg】   又有小伙伴要问了,如果我做像俯卧撑、引体向上这样的徒手动作,负重都是自重的一部分,这样还有办法测试出1RM吗?   恭喜你,徒手动作也是有近似1RM的代替的。在这里,1RM则是代表了一个“最大强度”的概念,并且能够用于徒手训练/功能性训练的难度分级和训练量调整。比如说标准俯卧撑我能做10个,而我做击掌俯卧撑只能做4个,然后可以对照表格定出相应的强度百分比(以上4个击掌俯卧撑的强度比10个标准俯卧撑高30%),这样就能定量和关联徒手训练动作了。尤其是在你做腻了20个俯卧撑,你想知道自己该进阶多少了。   参考文献   [1] Earle, RW. Weight training exercise preion. In Essentials of Personal Training Symposium Workbook. Lincoln, NE: NSCA Certification Commission, 3-39, 2006.   [2] Chapman, PP, Whitehead, JR, and Binkert, RH. The 225-lb reps-to-fatigue test as a submaximal estimate of 1RM bench press performance in college football players. J Strength Cond Res 12(4):258-261, 1998.   [3] Lander, J. Maximum based on reps. NSCA J 6(6):60-61, 1984.   [4] Mayhew, JL, Ball, TE, Arnold, ME, and Bowen, JC. Relative muscular endurance performance as a predictor of bench press strength in college men and women. J Appl Sport Sci Res 6(4):200-206, 1992.   [5] Morales, J, and Sobonya, S. Use of submaximal repetition tests for predicting 1-RM strength in class athletes. J Strength Cond Res 10(3):186-189, 1996.   [6] Carlos, J., & Santana, J. C. (2015). Functional Training.   本文版权归原作者及公众号所有,图片均来源于网络   — END —   联系微信杠铃推举一般人多少kg:wuxiongdibujianmei   听说关注它,身材都变好了   不信?试试看!

搜索